以老带新传薪火 “志愿汇”里续红魂
在清水塘居民心中,清水塘社区红色志愿服务站是一座温暖的灯塔。如今,这座“灯塔”正借助数字化力量焕发新活力,依托“志愿汇”平台汇聚青春力量,再以老党员“传帮带”为纽带,让志愿服务从“广覆盖”走向“深扎根”,让红色精神在代际传承中愈发鲜亮。
清晨的阳光刚洒进服务站,老党员卓尚云已经开始忙碌。他擦拭着桌椅,将居民常用的资料分类整理好,“现在不一样咯,我们服务站在‘志愿汇’上线了,大学生们看到招募信息就主动报名,这股子热情劲儿,跟我们当年干事的劲头一模一样!” 卓尚云笑着说,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,确认着每位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岗位。
没过多久,两名身着红马甲的大学生走进服务站。卓尚云没有急于安排工作,而是先带着大家打开“志愿汇”APP,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打卡签到、记录服务时长。“这个服务站不仅是清水塘社区志愿服务阵地,更是咱们和居民的‘连心桥’。”卓尚云一边带大学生志愿者熟悉场地,一边为他们讲解,小苏认真地在手机上做着笔记,眼中满是对志愿服务的期待。
当陆续有居民走进服务站,“老带新”的服务模式便生动展开。一位大爷前来咨询社区老年服务,卓尚云热情迎上前,耐心询问大爷的身体状况和需求,同时示意大学生志愿者小李在一旁记录。“您别急,您是需要哪方面的老年服务呢?咱们社区现在有老年食堂,还开设了老年大学,您可以到老年食堂去试试,还不错的咧。”说着,卓尚云将笔和纸递给小李,让她试着向大爷指导办理老年就餐流程。小李起初有些紧张,卓书记在一旁轻声提醒,帮她补充细节。待大爷满意离开后,小李长舒一口气:“卓书记,要是没有您在旁边指导,我肯定说不全面。这种跟着学、跟着做的方式,比光听理论管用多了!”
夕阳西下,一天的志愿服务接近尾声。大学生们在“志愿汇”上完成签退,看着平台上新增的服务时长,成就感满满。卓尚云和大家一起整理服务站,将居民的需求清单、政策资料收好,准备上传到“志愿汇”后台,为下次服务做好准备。

如今的清水塘社区红色志愿服务站,早已不是单一的服务场所。在这里,老党员的经验与大学生的活力碰撞,“志愿汇”的便捷与“传帮带”的温暖交融,让志愿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任务执行,而是成为传递红色精神、连接社区情感的重要纽带。每一次线上的报名与反馈,每一次线下的指导与协作,都在让志愿服务不断做深做实,让红色精神如同春风化雨,浸润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,温暖着每一位居民的心。